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湘西考察时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十八洞村从此成为精准扶贫的首创地。
2019年8月,我有幸来到十八洞村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时过三年的今年8月,我再次来到十八洞村,再访这“脱贫攻坚示范村”,内心还是震撼不已。这次来到十八洞的主题活动学习,让我更深刻体会到全面脱贫攻坚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全面脱贫攻坚,放在十年前来说,很多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那么多贫困山区,水、电不通,道路不通,基础教育跟不上,信息不通,如何脱贫?怎么可能前面几十年没做到的事,这短短几年就能取得颠覆性的改变了?
19年的时候,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之路”展示厅还是建在村中的一幢稍显宽敞的砖瓦房内,进村坐的是小中巴,进出村候车还需要预约等待。那时候,“十八洞村”在我的印象里也不过是个稍微有个漂亮大门的普通村子......
这一次,当我们下了车,走过村口农产品零售长廊,一栋洋气的两层楼的脱贫攻坚展厅座落在骄阳之下,走进展厅,十八洞村交出的精准扶贫的答卷映入眼帘,头顶的党徽熠熠生辉。展厅里,各种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人民生活改善的真实记录较三年前那次参观又有了新的变化,那面笑容墙不仅仅是简单的照片墙,现如今已换成两块液晶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村民们更加生动可爱的开心记忆。村口的宣传长廊、村里新增的公交车、规范的停车场、崭新的学校,孩子们簇新的校服、回村工作的年轻人,村里的书屋、成排的小车、村民们挂在脸上的明媚笑颜都在告诉我们,村民的日子真的越过越好啦。村里的讲解还告诉我们,我们到的这天,村里的老人大多出去了,花垣机场(湘西边城机场)建成通航了,大家坐着飞机可以去北京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他们的身上,展现在我们眼前。
回来后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信仰,才能让我们国家创造这样的奇迹。是党的英明领导,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扶贫重要论述的正确指引下,是政府、是企业、是党员、是群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是党给人民群众的一份满意答卷,是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不断发展提交的一份优秀历史答卷;是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实践,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真实写照。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不仅仅是在脱贫工作中可以取得优异成绩;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在不断学习中、在思想升华中,都要时刻保持这种精神,走出精神的蜕变之路,跟随着时代潮流,走向时代前沿,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为家庭为身边的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万媛琪)